宗族特征

《家世》:记录百年名门传承史(图)

时间:2014-09-06 12:23:59   作者:   来源:城市快报   阅读:1486   评论:0
内容摘要:这个春节,无数人经过长途跋涉回家,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家团聚是我们最圆满的过年理想。春节期间,央视的“家风调查”让人们在与家人团聚、热闹之余,开始思索那些家族传承下来的规矩与信念,并以此作为自省的依据。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家族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如今的我尉烤够辜堑枚嗌偌已担勘S...

《家世》:记录百年名门传承史(图)

 

这个春节,无数人经过长途跋涉回家,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家团聚是我们最圆满的过年理想。春节期间,央视的“家风调查”让人们在与家人团聚、热闹之余,开始思索那些家族传承下来的规矩与信念,并以此作为自省的依据。在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家族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如今的我们究竟还记得多少家训?保有多少家风?家族在我们的生活中又意味着什么呢?

  巴金的小说《家》《春》《秋》、老舍的小说《四世同堂》等作品都曾对大家族的传统、家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等有详尽的描写,而今,传统的“四世同堂”家庭演变成了“四二一”家庭模式,曾经用以标识一个家族特征的家风、家教、家训等也逐渐被淡化。而随之出现的当代人的“失教”“粗鄙”“飘零”“失去家园故土”等现象有目共睹。所以,有的时候,“回家”的人仍是“无家”的人,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跟家人相处,也不知道如何用一种传承的风格教育孩子。

  学者余世存看到了这些问题,在他的新书《家世》中,写了黄兴、蒋介石、卢作孚、金庸等大众所熟知的名人的家族往事,也写了蔡文彬、杨志鹏等普通人的家族事迹,书中既能领略大家族的风范,又能看到平凡家族的艰辛与温暖。余世存以记百年中国家族兴衰、细述名门家事、点评伟人功过,对20世纪以来中国精英人物的家国命运进行了一次深情回顾。

  为什么他们的家族屡出名人?

  作家张大春说,面对家族这个词,大家都会像未出生的孩子一样,“将会认识他的父亲、他父亲的父亲,以及他父亲的父亲的父亲。他将认识他们。”

  每个人的个性、特长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出生后由他的家庭所灌输和培养的。从这一点来说,家风与家教塑造了每个人与众不同的魅力和属性。在《家世》所撰写的中国家族的传奇经历中,每一家的家风、家教自有特点,如学者林同济家是要培养专门人才,以适应中国的现代化;爱过实业家卢作孚家是让孩子不要当败家子;革命家黄兴家讲究的是无我、笃实……

  一个纵贯数代而一脉相承的家族,维系这个家族稳固的是几代人秉承的为人处世的信念和方向。比如浙江海宁的查家,这个拥有著名诗人穆旦、武侠小说家金庸的家族,其家族文化具有临危不惧、坚忍不拔、内敛深沉的特点。这个家族文气颇盛,历代皆有当世闻名的文豪,查家的家训中有“培家本”一则:“家本者何?存心是也,心何以存,广积功德,痛祛隐恶是也。凡百物受用有尽,唯此善根受用无尽。故曰:耕尧田者有水虑,耕汤田者有旱忧,耕心田者日日丰年,无忧无虑,家之长久系于一心,故存心先焉。”查氏家族的成员始终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注重文学艺术的熏陶,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较好的综合素质,因此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在社会历史和家族命运的剧烈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以文为体、以商宦等为用的家风值得我们借鉴、深思。

  为当代人寻找真正的人生价值秩序

  如今,我们习惯把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理解为家教和家风的传承,而在余世存看来,只有父子两代之间的传承已经谈不上有什么家教、家风,这是当代人的遗产,也是我们仍得努力寻求人生的自我完善的前提。所以,在书中,作者选择的家族多有代表性,家风、家教多有可圈可点之处,或追求伟大,或立足专业,或读书第一,或懂得规矩……

  《家世》中除了重新解读近代一些显赫大家族的历史、往事,同时也深入发掘了民间平凡家族的草根史,作者试图用一种理性而不失温情的笔触,深入发掘中国现当代著名家族的渊源以及社会变迁大背景下普通家庭的实况,试图为当代人寻找真正的人生价值秩序。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们说,读《家世》,可以知道自己在世代传承中的来处和去处。

  有人觉得所谓的家世背景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关系有点远,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普通老百姓就是一辈一辈这样过日子的。其实不然,余世存说:“《家世》只是讲了这14个家族的故事,实际上《家世》需要的是每一个家庭甚至是每一个人的反思,不只是说我的父辈有什么能传承给我的,包括我自己也可以有值得整理的这么一个过程。”

  本组撰文 本报记者 苏莉鹏

  链接

  名人家族关系表

  (根据《家世》内容整理)

  金庸(查良镛)家族

  海宁查氏始祖查瑜

  十一世查继佐

  (明末清初海内闻名的一位奇才)

  十二世查慎行

  (著名学者黄宗羲的弟子)

  十三世查升

  (书法家,其书法被称为“海宁三绝”之一)

  十五世查端木

  (到天津壮大查家北支)

  二十二世查良铮

  (笔名穆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二十二世查良镛

  (笔名金庸,武侠小说作家)

  徐志摩

  (中国现代著名诗人,金庸表兄)

  名人家风

  (根据《家世》内容整理)

  ■宋庆龄家的家风是培养孩子做成人,做伟大人才。

  ■近代著名社会活动家任芝铭家族注重规矩,教育子孙要读书识理、知书达理,要关心社会。

  ■文学家钱钟书一家成功的因素,一是重视祖上遗训;二是他们好读书、重教育;三是有互爱、互助的家庭氛围。

  ■梁漱溟的家族所传承的家风观念为道德理想和卓立精神,不谋衣食,不顾家室,不因家事而拖累奔赴的大事。

  对话作者

  1.你觉得家族文化在当代还有那么大的影响吗?

  余世存:尽管当代的家庭已经从传统的“四世同堂”演变成二世或一世家庭,单亲家庭也日益增多,但“家世”问题仍一以贯之。家世甚至从宗族家庭问题,演变成空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高富帅”和“屌丝”等词汇的流行即是明证,“成分论”早已成为历史,但今天我们社会又自觉自愿地把“出身论”“身份论”招回来了。“我爸是李刚”等话语无意识中透露出我们对家人权势的依仗。这也说明,有着数千年传统的宗亲文化至今仍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人们。如果说人们曾经认识到它有正面作用也有禁锢作用,今天,它同样维系了人间的善,也放任了人心的丑恶。

  2.书中写到的这14个家族,你是出于怎样的理由来选择他们的?

  余世存:有的是刻意的,比如像林家(林同济)那个家族,我最早在网上看他们的家族成员聚会,觉得这个家族很有意思,还有的是跟这些名门望族的后人多多少少有些近距离接触,比如孙中山的重外孙、卢作孚的孙女,(我)跟他们关系都不错,所以就直接写了。

  3.在书中你写普通家族的家世的用意是怎样的?

  余世存:普通家族也是我很熟悉的。我曾给年轻朋友开过一个短期课程,课程是“自我整理”,我发现普通人一旦把自己的家族成员、自己的人生经历做一个梳理,本身即是一种提升。故我希望通过介绍普通家族,引起读者对自家探索、回顾的兴趣。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个目标基本上实现了。

  4.现在很多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外地去打拼,然后把日渐年迈的父母接到自己身边,对于这种家庭模式的转变,你认为是对传统家风的冲击吗?

  余世存:我接触的情况是,他们(父母)应该是满怀着希望来,以为来享福,跟孩子多待一待,结果,住了不到一个星期,基本上就不行了,半个月之后肯定吵着要走。当然这里有老人的性格问题和生活习惯问题,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双方的,甚至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我们社会对于老年人的照顾其实是不够的,最近比较热门的一个电视剧,叫《老有所依》,它反映了中国现在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养老问题,正好与我的新书《家世》中所反映的问题是有一致性的——它其实既是我们每个人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

  5.读《家世》最大的收获是联想到自家、自身,自己要传承什么,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你希望自己和子女做怎样的人?

  余世存:我希望自己做中国文化的传承者、继往开来者,这方面几乎当仁不让。我还没有孩子,如果命运给我这个幸运,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快乐的人。


声明:龚氏宗亲网独家内容无授权禁止转载,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转载,如需撤稿请于站点顶部留言。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