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氏内地

龚晓华:精彩“蛋画”绘人生

时间:2016-09-20 23:01:20   作者:编辑部   来源:龚氏宗亲网   阅读:9283   评论:0
内容摘要:以前在一些农村,每逢喜事,都有用绘着花卉、动物等图案的彩绘鸡蛋祈祥祝福的风俗。可真正让我吃惊、领略"蛋画"精美绝伦艺术魅力的是在见了龚晓华,欣赏了她的蛋画作品之后。在坞城街办一个普通的两居室内,记者见到了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龚晓华。打开一个个红奥搪...
    以前在一些农村,每逢喜事,都有用绘着花卉、动物等图案的彩绘鸡蛋祈祥祝福的风俗。可真正让我吃惊、领略"蛋画"精美绝伦艺术魅力的是在见了晓华,欣赏了她的蛋画作品之后。 
    在坞城街办一个普通的两居室内,记者见到了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晓华。打开一个个红红绿绿的盒子,像一个爱美的女子小心翼翼地打开自己的"首饰盒",脸上挂着喜悦。将蛋取出,轻放在底座上,随着底座的旋转,乳白的鸵鸟蛋上,一幅幅清新淡雅的山水、花鸟、人物工笔画便呈现在眼前。画面纤细逼真、生动传神、惟妙惟肖。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蛋壳竟能变成这样精美的艺术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 

    晓华今年59岁,是山西省物资厅一位干部。1987年,朋友送她一枚鹅蛋,光溜溜煞是可爱,从小喜欢美术的她突发奇想,在上面画了一枝梅花,还歪歪扭扭写了几个字:"犹有花枝俏",得到众人喝彩。没想到她这一"玩",竟一发不可收,玩出了她和蛋画20余年的不解情缘。 
    把鸡蛋、鸭蛋、鹅蛋等各类蛋敲碎容易,但在蛋壳上作画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晓华擅长工笔,但在球体上作画毕竟和在平面上作画不同。轻了刻画不上,重了又容易碎。在平面上画是直线,而在球体上就得画成曲线。晓华说,一件好的作品得先反复构思,然后才能拿起画笔在蛋壳上作画。每当创作灵感袭来,她常常伏案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直到手木腿麻了,才回过神来松口气。 
    她的作品《新百子图》,在一颗鸵鸟蛋上竟画了100多个孩子,从构思到成画,真是夜不能寐,食不知味,几乎天天到深夜,足足花了她一年的时间。她的仕女图《四大才女》、《春夏秋冬》等系列,鸵鸟蛋上的仕女头发丝缕清晰,盘绕有致。为了这功夫,她每天早上六时起床,练画各种形态的仕女发型。几个本子练得密密麻麻,有几千张。为了创作《祥瑞图》,她前几年专门在家养了兔子,兔子洗耳朵、舔毛、够草的情趣被描绘得活灵活现。 
    她的作品不同于传统蛋画,传统蛋画只在蛋壳的一个面上作画,而她的蛋画是立体的,每个面都有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自成一面,曲线和曲面巧妙结合,有一种韵律感,非常舒服和养眼。 
    功到自然成。这些年她的作品屡获殊荣。《四大才女》1991年被选作中日文化交流作品,《晋祠古韵》获2004年中国民间绝艺大赛金奖,《麻姑献寿》获2005年山西省首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并被山西省民俗博物馆永久收藏。 
    小球体反映大意境 
    叹服其美轮美奂的画面,更叹服其对蛋画艺术的痴情和执著。如何将山西省的民间文化和风土人情用圆球体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小球体上反映大意境,是她这些年不断探索和追寻的。 
    为完成好新作《三晋风韵》系列,她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写生拍照、了解人文景观,然后挖掘主题,精心创作,使每一幅作品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不同主题,表达作者不同的创作理念。 
    《晋祠古韵》以圣母殿、鱼沼飞梁、难老泉声、水母楼、唐槐古柏等景点为背景,以8个宋代仕女走出圣母大殿、饱览晋祠风光为主线,让沉寂千年且闻名于世的宋代彩塑仕女,带着她们特有的美丽多姿和万种风情,从远古走进现实,走进今天,表达了一种开放、寻求解放的理念;《文笔心韵》根据太原历代学子赶考的一段美丽传说为题材,描绘了双塔、文庙、文瀛湖、崇善等美丽景观。而《黄土亲韵》则以黄土坡、黄河、小山村、山里娃为载体,展示了三晋文化的恢宏,表达了作者对乡土文化的深情。 
    乳白色的鸵鸟蛋上,画面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像一首首动人的诗句,随着球体的旋转,她用画笔将自己对生活的诠释和感悟缓缓吟来,给人以强烈的韵律美感。 
    目前,晓华大大小小的蛋画已有1000余件。蛋画让她充实,给了她一个全新的世界。她说"蛋画是我灵魂的栖息地,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一定会传承下去,我有责任把它做得更好!"

声明:龚氏宗亲网独家内容无授权禁止转载,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转载,如需撤稿请于站点顶部留言。

标签:龚晓华  精彩  蛋画  绘人生  山西省物资厅龚晓华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