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氏内地

讲好牛田故事:龚姓已知的最早谱牒(四十五)

时间:2021-06-12 00:17:55   作者:编辑部   来源:龚氏宗亲网   阅读:3433   评论:1
内容摘要:中华龚氏网编者:胡家密牛田地处武夷山北岳,闽赣交界地,属福建光泽县。四面环山,中间是一个小盆地,是中国“五神之地”(金神、木神、水神、火神、土神)。山好、水好、空气好。是鄱阳湖和长江水源地之一。牛田是一个千年古村落,文化底蕴深厚。牛田是龚姓的祖源地,全国300万龚姓人中近200万......

中华氏网编者:胡家密

牛田地处武夷山北岳,闽赣交界地,属福建光泽县。四面环山,中间是一个小盆地,是中国“五神之地”(金神、木神、水神、火神、土神)。山好、水好、空气好。是鄱阳湖和长江水源地之一。牛田是一个千年古村落,文化底蕴深厚。牛田是姓的祖源地,全国300万姓人中近200万出自牛田。其氏忠孝文化影响深远。是国家级“传统古村落”,福建省“森林村庄”。周恩来、朱德曾率领红一方面军在此开展四、五次反围剿,并设后方指挥部。也是红色闽赣省委发起地。

讲好牛田故事:龚姓已知的最早谱牒(四十五)

图/福建省光泽县华侨乡牛田村家 中华氏网/胡家密 摄

@姓|已知最早的谱牒为什么是在宋朝

目前已知最早的氏谱牒,可追溯到来自于江西进贤--始修于大宋元丰二年(1079)的《氏族谱》。由氏愈公后仁房--时任光禄寺少卿实、翰林院编修喜、大理寺卿啻向当朝皇帝进呈了《氏进呈谱牒表》,该文在多地《氏族谱》中有记载。问题来了,为什么氏最早的谱牒只能追溯到宋朝?其实不只是我们氏,基本所有的姓氏族谱只能追溯到宋朝。因为宋朝之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门阀制度的兴盛,导致族谱都由官方所修。直到唐末,爆发了矛头指向历代门阀制度与士族制度的黄巢起义、五代纷争等,以及科举的完善,“取士不问家世”,官修谱牒已失去仕途实用价值。同时也导致了谱牒文化的衰落,族谱传承的遗失。

直到北宋时期,欧阳修主持修订《新唐书》时,感觉谱牒十分匮乏,欧阳修自家的族人也不清楚本族的世系。于是欧阳修十分重视谱牒,终于在嘉佑年间(1056年9月~1063年)编修了《欧阳氏谱图》,以此希望本族子孙能够承祖先家传遗德,光耀门楣。同期的苏洵,也于宋仁宗至和年间(1054年~1056年)修成《苏氏族谱》。编修族谱能够增加族人凝聚力,同时族谱所承载的家风又对族人有教化功能。于是宋朝朝廷认识到私修族谱对汇聚民心、巩固政权是有利的,因此对民间私修家谱持支持、提倡态度。家谱也由以前历代的取士的目的,开始转向尊祖收族,提高家族凝聚力,教化民众。天禧五年(公元1022年),时任皇帝宋真宗要求官员“各述祖宗本末,以进朕省览”。也就是说,要求官吏需要修本族宗谱,并上报朝廷给当朝皇帝御览。《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陈姓部》就记载了宋朝汪藻《御赐陈康伯金线谱序》:“吏部尚书左仆射,进封福国公陈康伯,请于朝而作家谱,上赐诰以褒之,命吏臣汪藻以叙之”。我们氏的《氏进呈谱牒表》也是如此。在欧阳修、苏洵的带动下,许多士大夫纷纷编写本族家谱。因此衰落的官修族谱以民间私修的形式开始在宋朝盛行。这也是为什么谱存在苏氏、欧式的版式,皆因为效仿欧阳修、苏洵所修族谱版式的缘故,所谓“欧苏粤嵇”。

讲好牛田故事:龚姓已知的最早谱牒(四十五)

图/福建省光泽县华侨乡牛田村氏家庙航拍图 中华氏网/胡家密 摄

*注: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氏文史大讲堂作者:祖民

四川氏网传媒有限公司原创作品系统同步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搜狐新闻、新浪新闻,转载请咨询。

监制丨国林

网牛田故事栏目组总监丨新高

栏目组编委丨欢云、肖明扬、胡家密、春光

编辑丨进军



声明:龚氏宗亲网独家内容无授权禁止转载,部分文章来源互联网转载,如需撤稿请于站点顶部留言。

标签:牛田故事  牛田最早  牛田十五  牛田四十  牛田已知  
相关评论